缓解焦虑的几个方法
发布时间:2021-10-31 15:06:00 浏览次数: 发布人:369
你会经常感到焦虑吗?
学习或工作没完成,急得吃不好饭、睡不着觉,满脑子都想着未做完的工作;
与朋友或同事有了矛盾,整日心神不宁,担心以后难以再和谐相处。
最近,一项针对2000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,72%的人认为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焦虑。经常性地失眠,紧张,感到疲惫和挫败,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兴趣,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价值。

别想太多,做了再说。
有一个故事,一个女生想要换工作,给表姐发微信,说想去华为上班。表姐问:公司不错,简历做了吗?她说还没有,先了解了解一下岗位。过了一星期表姐联系她,发现女生状态很差,一问原因才知道,她听说大公司面试门槛很高,工作压力很大,所以一直纠结要不要投简历。
很多时候,我们纠结,我们焦虑,就是因为顾虑太多,不敢踏出第一步,被自己的幻想“吓死”。
电影《中国合伙人》有句台词说得很好:“年轻的时候,不该什么都不想,也不能想太多,想得太多会毁了你。”
与其因担心和犹豫一直停在原地,还不如勇敢迈出第一步。
唯有让自己先做起来,步履不停,走在路上,美好才会逐渐靠拢,生活才会慢慢向阳。

尽量培养一些兴趣爱好
周国平曾说过:“一个人活在世上,必须要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,才会活得有意思。”
很多时候,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一地鸡毛,让人心力憔悴。这个时候,不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无论是音乐、画画、旅游、拍照、手工、做饭等等。
专注在自己的兴趣上,你会发现心情会变得愉快,生活也越来越精彩。

学会人际关系的断舍离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有些聚会明明不感兴趣,但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,硬着头皮参加;为了跟大家有更多话题,去追不喜欢的剧,了解不喜欢的明星;害怕被别人说不好相处,从不敢拒绝别人,不敢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……
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人的喜欢和认可,我们不断迎合别人。结果不仅没给自己带来快乐,反而让自己越来越焦虑。
其实,人真的没有必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 对于三观不同的人,要学会断舍离,把有限的精力留给值得的人。
只有远离无用的社交,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才能让人生更加自在和从容。

爱上运动
爱运动的人,往往比较快乐。梅奥医学中心曾发现,人在运动的过程中,会释放出内啡肽,这是一种“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”。所以,当你焦虑到不能自已时,不妨让自己动起来。喜欢健身房,就去健身房挥洒汗水。喜欢户外,可以每天散步几十分钟,或者去打球、爬山、慢跑、跳舞,都很好。经常运动,还会帮助我们释放体内堆积的毒素,让人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年轻、健康、具有活力。
运动绝对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。坚持下去,你会深深爱上运动中的自己。

与大自然亲密接触。
《瓦尔登湖》的作者梭罗,在28岁以前,诸事不顺。得不到编辑赏识,始终无法获得公职,被心爱的女人抛弃,就连唯一的亲人也染上重疾撒手人寰……
重压之下,自己也大病一场。病愈后,他想通了,决定放下对人、事的执念,毅然带着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。他在湖边亲手建了一个小屋,遵循大自然规律,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在独处的静谧中安享灵魂的自由。
所以,当你陷入困境中时,不妨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。走出去,感受黄昏,落日和晚风,在宁静中体会纯粹与美好。一草一木、一花一鸟、一虫一鱼,都可以让你心生愉快,让烦恼一扫而空。

去书里领略风景。
白岩松曾经透露,多年前他严重抑郁,几近崩溃,而最后让他走出困境的,是书本。在一次演讲中他说:“书读多了读出智慧,总可以好好地,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。”如果觉得生活不如意了,别钻牛角尖,去读读书吧。静下心来,和书中的主人公共历悲欢,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,用别人的经验来调整自己。
当你见过不一样的人生经历,收获不一样的思想后,见识和格局跟之前会大有不同。
此时,你会发现眼前的困难与烦恼不值一提,人也就蓄满了重新出发的力量。

焦虑就像一个追着你跑的小怪兽,你越是因为害怕而四处逃窜,反而越是无法摆脱它。面对焦虑情绪,一味地硬抗只会越来越糟糕,最好的办法是对症下药,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化解它。
人生几十载,难免遇坎坷,愿大家都能在焦虑的波涛中化险为夷,活出真实的自己,快意人生。